满族,全称满洲族,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个支系,人口10,708,464人(2000年),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,以散居为主,其中居住在辽宁省的人口最多(550万)。历史上,除了奠定了全国的政治中心外,满族人民对祖国的贡献可谓不胜枚举。
  

  一、开拓了祖国的东北边疆。满族人古称肃慎,女真,发祥于东北地区的白山(长白山)黑水(黑龙江),早在周朝时就以“楛矢石弩”向中原王朝纳贡,唐朝时就建立了北抵松花江下游,东滨大海,南接朝鲜半岛北部,西南边及开原至丹东一线的渤海国地方政权,宋朝时又建立了金代奴隶主政权。古代的满族人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用以石头为镞的弓箭进行渔猎,用石刀石斧等原始笨重的工具进行农耕,结队进山采集人参、松塔、蜂蜜等。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,开发了这里,保卫了这里,使东北成为我国神圣领土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
  二、使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。公元1153年,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把远在黑龙江上京会宁府的都城迁到长城以里,定前朝辽国的陪都燕京为国都,改名叫中都。著名的卢沟桥,就是金代的建筑物,至今仍显示着当年金中都的科技文化水平。金王朝是十二世纪统治中国北方半壁河山的王朝,又是第一个正式建都于北京地区的王朝。金朝在这里建都,为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立在北京打下了基础,金以后的元、明、清三代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均以北京为首都,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,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。

  三、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。1614年,满族人营建了大一统的多民族的清帝国屹立于世界东方,英勇的八旗兵用鲜血和生命击败了入侵的沙俄侵略者,迫使其订立了《尼布楚条约》,捍卫了东北边疆。八旗兵翻雪山、越沙漠、东征西讨,使我国的领土东临大海、南极曾母暗沙、西达葱岭、西北至巴尔喀什湖、北跨大漠、东北连外兴安岭,对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。

  四、维护了民族的团结,保证了国家的统一,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。满族人来到中原后,比较好地处理了与其他民族的关系,为今天我国民族关系的正常发展奠定很好的历史基础。由于满族人本身是少数民族,又热心于学习汉族文化,所以在处理民族关系时,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天然的黏合剂。满族人建立的清朝,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民族关系最好的时期之一;满族人在社会主义时期,在保持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方面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。

  五、创制了满洲拼音文字,结束了东北亚通古斯语族诸民族长期有语无文的历史。满文的创制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,古代有许多西方人是通过满文典籍了解中国文化的。中国古代的许多历史是用满洲文字记载的,满文是中华文明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至今尚存的一百五十余万件满文档案和近千种图书资料,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极其珍贵的史料,

  六、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。满族是一个尊重知识,热爱文化,善于博采众长发展自己的民族。在清代,由皇帝下诏,大量满族知识分子参加编修了许多书籍。在科技方面的书有《律历渊源》;文史方面的书有《古今图书集成》;服饰文化方面的书有《皇清职贡图》;饮食方面有集中华饮食文化之大成的满汉全席;建筑方面创造了汉藏结合形成的楼阁;戏剧方面促成了京剧的形成。其他书籍如《康熙字典》、《四库全书》以及绘制《皇舆全览图》等等,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