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族乐器——八角鼓(图) 满族乐器

八角鼓[Bajiaogu],是广泛流传于北方民间的满族乐器。以八角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并成其为象征的“岔曲”、“牌子曲”、“单弦”等曲艺演唱,在东北、华北盛行不衰。

八角鼓,木制等边八角形框,单面蒙蟒皮;七面框边内各嵌小铜钹 2-3枚不等;一面嵌钉柱缀双穗垂饰;鼓框间镶嵌骨片。具体尺寸各地大同小异,尚无定制。新城八角鼓鼓面直径约17厘米,鼓框是由八块长方形硬木镶成,厚2厘米,长7.3厘米, 宽4.6厘米;其中七块板上均开长方条孔,内横置一条4厘米长的金 属丝,其上穿挂一对小“钹”,中间加一金属垫片;余下一板,居中透穿一铜轴,其上露出2.5厘米,为执鼓而用;其下露出1.2厘米,系一对流苏彩穗为饰;铜轴上亦穿挂小铜“钹”。八角边沿用白骨片和硬木片镶装固定,鼓面蒙之以蟒皮。

八角鼓的演奏方法:

左手执鼓,鼓面竖立,演奏时,以右手指弹击鼓面而发声;摇动鼓身而发声;以手拍打鼓面而发声;以拇指搓蹭鼓面而发声。以新城八角鼓的演奏方法为例,主要演奏技巧有“弹、摇、碰、搓、拍”诸法。

弹:以左手持鼓,右手指弹击鼓面,是八角鼓的基本演奏方法。分为“单指弹”、“双指弹”、“联弹”等方法。

摇:以左手持鼓摇晃,使鼓与小钹碰撞发声。

碰:以左手持鼓向右横碰右手指而发声。

搓:以右手大指从鼓面外沿边逆转向上搓圆圈至里沿边一周,由食指弹击鼓面一次。因鼓面蟒皮刺朝下,故逆搓可使鼓皮震颤,进而使鼓框上的小钹 颠响。

拍:以左手持鼓,右手单拍鼓面,用于演奏完毕,以示结束。